`
Sunshyfangtian
  • 浏览: 229547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惠州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一边攒大米,一边做公益

阅读更多

90后团体的新尝试:一边攒大米,一边做公益(转)

文/DEMO8 NANI

 

DEMO8今天访问的产品人有点特殊,不仅是因为作为清华在读硕士的他已是一位年轻的连续创业者,更因为他如今致力于设计推广的是一款公益产品「米公益」。然而,国内公益行业的极度不完善、国民尚未形成的公益习惯、甚至团队不以盈利为目标的运营,都给公益产品的试水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从公益行业的问题到公益产品的设计

 

“国内公益行业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就是效率低”,米公益创始人王子向DEMO8表示。一个公益项目从募资宣传,到执行反馈等各项环节都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而人力有限的组织队伍没有办法保证项目完成的效率。另一方面,公募困难也是一大问题。由于费钱、费时、缺少反馈等一系列的原因,行业公募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组织信用的认可和对公益项目的评估。除此以外,国内对公益项目的监督还不到位,大部分公益组织的管理费都在10%左右,这样的低成本很难保证形成有效的监督。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王子才想要重新设计一款公益产品去解决这些问题。

 

作为公益创新的一个尝试,米公益APP的设计有3点独到之处——虚拟捐赠、项目筛选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用户可以通过完成健康生活模块里的任务(通过运动、参与知识问答等方式)积攒大米然后捐赠给各个公益项目,而集齐目标大米数的项目才可以获得企业真实捐助的物资。虚拟捐赠的形式降低了用户参与公益的门槛;项目筛选则增强了用户从决定项目执行到实施项目操作等环节的参与度;而运动计步、联系亲人、回答知识性问题这些培养用户健康生活习惯的尝试,也一定程度上让公益更加趣味化。

 

不得不说,这位从大一开始尝试做公益、到现在已有6年经验的创始人,对公益的痛点抓得很清楚,产品设计得也很聪明。实际上,从免费或优惠开始培养用户习惯是国内的互联网公司惯用的套路,各大音乐视频网站、各大外卖团购旅游打车软件无一例外。同样的,米公益也抓住了中国消费者对收费的敏感性,推出虚拟货币,真正将公益做到了本地化,降低了大众参与公益的门槛,也鼓励了更多的人投身公益。

 

另外,“项目筛选”的设计让米公益这个平台将用户、企业和公益组织这三方紧密地连系在了一起。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可以通过捐大米的形式支持项目并时刻关注项目的进度和结果,而参与度和透明度的增加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着用户的公益体验。对于企业而言,他们省去了以往寻找项目所需的花费,只需要通过米公益的平台就能了解到需要捐赠什么物资,有多少人已经参与,项目成果又有哪些……对公益组织而言,这个平台帮助他们解决了募资和宣传的问题,让他们可以更加专注于项目的执行和反馈。

 

如何让公益日常化?

 

王子在之前的演讲中曾从三个方面出发,提出要让公益变成“平”的:

 

让心态变平,让理性和感性平衡。互联网科技与公益的结合本身就可以当作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碰撞,米公益团队也正在一步步实践中不断实现这一平衡。

 

让信息变平,让信息透明化。这一点在如今的互联网行业饱受关注,大家也都在不断的进行尝试,相信在互联网与公益结合的领域能够进一步完善。

 

让体验变平,让体验场景化、趣味化。这恰恰是公益创新最关键的一步。实际上,国外有很多与健康习惯联系在一起的公益项目,米公益也巧妙的借鉴了这一点,为国内的公益创新开了一个好头。

 

实际上,让公益变平归根结底是想解决如何让公益日常化的问题。目前,国外个人和企业公益捐赠比为8:2,国内个人公益捐赠才占3成,面对这一现状,怎么让公益融入个人生活、怎么让公益日常化、可持续化是现在的公益组织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做好公益产品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公益方面,腾讯阿里新浪等大公司也做了不少尝试——新浪建立了公益的众筹平台,阿里以环保为方向组织了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腾讯凭借其产品的高日活也吸引不少用户关注。这些举措都让公益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然而,良好效果的产生都是得力于大的流量,其产品或活动本身并没有太大创新。这些在2009年后陆陆续续成立的公益平台仅仅服务了一批原本就想做公益的人,帮助他们找好项目、做好渠道,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而并未真正实现公益的日常化。

 

公益者的窘境

 

我们也必须承认的是,米公益想要从根本上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公益有些困难。以现有的产品设计来说,健康生活的功能有许多专门的应用可以实现,试图以健康应用的定位绑定用户参与公益的做法并不现实,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下载米公益的人以前就十分关注公益。因此,要真正通过做到平台的趣味化和场景化进而实现公益自身的日常化,对任何一个公益团队而言都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但是从和王子的聊天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米公益创立以来的成果以及公益未来的前景。从2014年11月初上线以来,米公益在几个月时间内已经积累10万用户,周留存达到40%。更难得的是,这10万用户不仅具有很高的活跃度,还自发组织成立了米粉交流群、米粉团,他们在线下经常召开粉丝会,讨论并帮助解决运营中出现的问题,还为米公益带来了更多的用户。这就是公益的魅力,即便它没有利润的驱动,却依然吸引着那么多的人带着激情和梦想、本着义务与责任投身于此,让这个团队更加壮大、更有力量。在此基础上,米公益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从核心人群入手,从核心城市入手,集结力量,扩大影响范围;线上互动配合线下活动,让公益更加有组织,有规划。

 

在未来方向性的问题上王子提到“我们要做同城的线下活动,按照粉丝以及用户的兴趣进行公益项目的归类,做人的O2O”。公益本身是一项活动,可以有更充实和创新的活动形式,可以吸引更多人的参与。如今缺乏趣味的城市生活现状无疑让活动类的APP成为市场需求之所在。如果米公益能够成为一个拥有大量用户和丰富公益活动的平台,实现公益日常化,那么让公益融入生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